第三次溯溪 (下集)
文/ 独隐客
上集说到此条山涧我只走掉了三分之一的路程,后来我又去了几次,也只是略往前走了几百米,当然在这几百米中,好看的风景仍然不在少数,但我探求的心希望能走得更远些。
这次,我决定带上户外所有的装备,坚决走完全程,路上脚步应该不再是走马观花那种,否则返程可能会天黑,天黑在陌生的山林中过夜肯定不是我的选项。所以,我必须使出平时神行太保的功夫。本来去之前是想和朋友一起爬另一座不太高的山峰的,但鉴于时间的不凑巧,我只有选择再次探索这条山谷,不管前方等待我的是否是惊喜或失望,总之,我觉得对我来说还是很有意义的。
时间紧张,说走就走。
为了快速接近目的地,现在,我决定从山涧一侧的山路上走,直接跳过之前曾走过的这一段。记得上次是走到山涧的一个水泥堤坝后返回的,这次我就从这个堤坝开始上溯。
此时时间正是上午十一时左右,堤坝里水几乎快要断流了,本来应该是宽阔的水面这时已成了一片乱石滩。堤坝拦截的一部分水从半山腰的水渠一直沿着右侧的山体绕,反正绕出了数公里远都不止因为上次返回时就从这条水渠的边沿往回走的,走了好长时间都没走到头,却发现该下去的时候根本没有路,山又如此之陡,下面到处是杂树或灌木丛,要么就是几丈高的坎,差点下不来,只有硬着头皮冒着滚下山的风险走了个把多小时才到达山脚。这还是从半山腰的位置下来的。接下来这水渠它的尽头到底在哪里,还有多远我并不知道。它是用三面光的造法的,我也搞不懂山这么陡,沿水渠一直走都没看见有上山的小路,而且这么长的水渠首先要挖好它的深度和宽度,还要把水泥和沙子运上来,那该用掉多少水泥和沙子啊,它们是怎么搬上来的。想想劳动人民的可敬时,也不免令人匪夷所思。
不过此刻的我在这堤坝的乱石滩上正独自发呆,我惊诧的看见山涧右边不远处赫然立着一座废弃的石拱桥。桥很低,也许是下半截被乱石埋没的原故,只露出不过一人多高,但拱形部分还算完整。可见这里从前是一条路,而这条路是山民们常走的一条主要的通道。而今,桥的两头却没路了,它孤零零地耸立在山谷的一边,一头在涧里,一头埋没在荒草之中,显得苍桑而又荒凉。
在这段堤坝的山谷中,并没有发现有特色的风景,只觉得乱石多,水潭少。而两边的山也不那么聚拢和高耸,两山之间要比下游宽阔很多,这便视野也随之宽阔了起来。涧底时会碰上一些随以前山洪淌下来的死树,有的死树根部竟然还嵌着石头,我用力敲它都无动于衷,真乃硬也!
一个人置身如此荒凉陌生的山谷,不知诸君们会有什么样感受,反正,我摸摸身上的装备,感觉比三天吃一顿的埃德总强些,虽然我承认我的户外水平和他相差的也许仍然太远,但好歹,个人生存的环境我也是品尝过的,虽说只是环境稍不同而已。我不由自主又想到了漂泊荒岛的鲁滨逊。他和埃饿德都是我心中的偶像。我在想,下一步也许我要该练习怎么生吃蜥蜴,哦哦,扯远了。
置身荒野,心灵自然是自由自在的,我像个王者那样短暂的拥有这片天空,可惜我既没笑也没哭,我只是一路默默前行。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后,从岸边绕过一个水谭,又回涧底前行,这回,出现我面前的是一个面积颇大的深谭,它的上游是高约十米的一个堰坝,要是在雨季,不用说这是一条瀑布的发源地。潭旁右侧河床上露出一块灰白色长3米,宽数米的巨大岩石,这岩石绝对鲜见,有好看的纹路和均匀嵌入着白色的石头。让人不禁啧啧称奇。这让我想懒着不肯走的意思,可石头不知我美意那又如何?
我只有恋恋不舍地离开它,由于前方是堰坝,去路已阻,就从山体旁边的路上去,好在这条路还铺有台阶,并不难走,三下五除二就走到了上游的堰坝,再往下一看,呜呼,感觉还是有点高哦。
堰坝里近乎无水,水已从地上的石头下渗往下游了,所以它是干燥的,眼前到处都是石头,好像这辈子我都没有见过如此之多。两旁的山体也开朗很多,地势平坦,两侧山体不是沙土就是黄泥,这让人错觉的认为这不是高山的山谷中,倒更像在丘陵中行走一样。现在已是中午十二点左右,我巳走了近两个时,却不觉得饿。山涧里会有些曾随洪水冲下来搁浅的各种生活垃圾,看来人类的破坏力无处不在。
继续在乱石堆中前行,山涧忽宽忽窄,宽的时候有三十多米,水流乱石槽多达几条,窄的地方却只有几米象条黄泥水沟。又越过了几潭浅水后,约走出半里多路,这时我看见不远处又出现了一座石桥!而这座石桥非常完好,我心下不惊发出一阵惊呼。来到桥下,我仔细地察看这座古石桥,整个还是和之前看到的那座那样,桥身都用大小不一的石头拱着。这种桥在山里经常看见,但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山野岭看见它实在令我有些不解。很想坐桥下躺一阵,但又可笑的认为莫非醒来时此桥已垮被直接送走。
站在桥上,桥面平整完美,前方的路已根本看不出来,被杂树杂草完全荒芜了。但可想而知,先民们既然费力地在此造桥,说明这是以前山民常走的一条主要通道,只是前后都通往哪里却不得而知。从涧底左边上桥时有块山地很平整,看得出在大生产时期这里被垦荒过,现在没人种了,长满了各类粗壮的杂树。由于桥的作用已经失去,它显得落寞而倔强地依旧挺立在荒野。曾经,这上面走过多少脚步勿勿的山民,它在山民的回忆里又夹杂着多少乡愁的回味哦,这座桥,也许还承载过此去一当别的戚惶,也有千里送嫁妆的欢娱。再反过来,人为什么有那么多感慨啊,既便不说曾走过的人们他们有什么回忆,我却又在这里感叹一些什么呢?罢罢罢!继续再往前走吧。
返回桥下再溯溪而上,发现涧底地势依旧很平坦,不同的是这涧底已经充满水流了。我沿着涧边石头上小心翼翼走着,走了五十来米,前面又赫然发现了一座高大的桥洞,再抬头一看,哦嗬,原来这是一面高达几十米全部用石头堡的坎,把整条百米长的山谷拦腰截断,而造这个桥洞正是为了这山谷的出水一一是一个出水口!仰望这面巨大象水库大坝一样的石墙,方知上面是一条公路,只是未见汽车穿行。也不知这条路是从哪里又通往哪里的,反正我也爬不上去,就不管了。穿过桥洞走了三四十米,依然未见此涧的终点,但是我想离终点真的不远了,因为听到了远处的狗吠与人声,此时时针已指向午后的13点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